進入3月,同心縣河西鎮旱天嶺村,春寒料峭,氣溫還是很低。在這里,中核集團正試點一項新能源供暖技術,用該集團駐村第一書記成思新的話說“國內都是頭一份兒”。
試點歸試點。在這個當口,村里人還都生著火,有的燒鍋爐,有的架爐子。
“一年在取暖上的花費,哪家不掏個萬把塊錢?”整個冬季,村民丁生林家就買了5噸炭,花了近2萬元。老丁家有7口人,分住在幾間房里?!胺孔臃w大了,炭也要多燒。要不然,屋里溫度就直朝下跌,有時人都冷得待不住?!?/p>
眼下,要說村里哪里最暖和?數得上采用新能源供暖技術的試點民房,室溫始終在25攝氏度上下。墻下掛著空調一樣的物件,正源源不斷朝外輸送熱風。
熱源在哪兒?
成思新拉著記者,徑直走到屋外,指指天、戳戳地,說:“全靠光能和地熱,是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清潔能源?!?/p>
另外,中核集團還在旱天嶺村打造一座玻璃溫室,主體建筑已竣工。溫室占地288平方米,用的也是新能源供暖。全部落成后,計劃發展花卉等特色產業,填補同心縣產業空白,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。
近年來,中核集團定點幫扶同心縣,從過去的脫貧攻堅到現在的鄉村振興。成思新去年6月到旱天嶺村駐村幫扶。入戶走訪時,他聽到鄉親們反映了不少供暖問題:“買炭花費大”“煙熏火燎的”“怕中煤氣”……
這些話,成思新都記在了心里,并向中核集團相關科研單位進行匯報溝通,建議采用光能和地熱來供暖。
去年,中核集團在旱天嶺村投資50多萬元,搞起“地熱+PVT熱電冷清潔三聯供實驗項目”,架了光伏光熱板,挖了地熱井,在當年12月成功供暖,一直零故障運行到現在。
“趕在供暖季搞試點,就是要更好檢驗這種新技術的可行性,也能讓鄉親們和傳統供暖作個比較?!背伤夹卤硎?,技術人員緊趕慢趕,終于在封凍前交付使用。
聽說村里有了供暖“神器”,丁生林和鄉親們都來參觀,發現屋里暖和不說,溫度還能自主調節。一打聽才知道,用的是清潔能源,壓根弄不臟屋里,也不會污染環境。
“這么好的東西,怕是不便宜!”丁生林怕自己承受不起。
老丁家占地112平方米,技術員算出他家“一個供暖季花三四千塊錢”。
“論花費,比燒炭便宜了1萬多塊錢?!崩隙“研姆诺搅硕抢锩?,希望也能在他家裝上這種新能源供暖裝置。
成思新告訴鄉親們,取暖用的陽光和地熱都是自然無償饋贈,使用成本很低;更不用操心添炭插電的事,平時很好打理?!把b上了,能連續用20年以上?!?/p>
成思新說,到了夏天,這種清潔能源技術就會自動制冷,一年到頭讓住戶“冬暖夏涼”。
供暖成功,群眾滿意。下一步,中核集團要在旱天嶺全村推廣這種“冬季供暖夏季制冷”的新能源技術,惠及600多戶村民。(記者 杜曉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