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3日,在青銅峽市峽口鎮趙渠村韭菜種植基地,大棚里的韭菜郁郁蔥蔥、生機盎然。幾個小時后,這些新鮮的韭菜將通過貨車運往東南沿海城市,從大西北的田間地頭直達珠三角的百姓餐桌。
“韭菜在春天可以連續收三茬,第一茬30天左右就可以收割?!壁w渠村韭菜種植大戶郭建軍說,“在村黨支部的帶動下,我種了6畝韭菜,賣的時候有統一的收購商,統一掛‘趙渠牌’品牌,每年能收入4.5萬元?!?/p>
近年來,該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,以特色韭菜種植產業為抓手,通過不斷擴大“趙渠牌”韭菜種植面積,探索實踐連片種植發展模式,保證全年韭菜周期供應,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,通過小韭菜打出遠近聞名的“大品牌”,打開東南沿海的市場,發展強農興農的“大產業”。
“1997年,趙渠村開始布局優勢作物‘趙渠牌’韭菜種植,由村‘兩委’先行先試,帶頭調整產業結構,帶領農民增收致富?!壁w渠村黨支部書記陳福清說,“韭菜一次投入、收割5年、年收3茬,每茬畝產量可以達到2000斤以上。我們村從一開始的50畝種植規模,發展到鼎盛時期的560畝,‘趙渠牌’韭菜因為產量穩定、品質優異,受到廣大客商的青睞?!?/p>
今年是種植戶黎燕連續種植韭菜的第7個年頭,從原來的大地韭菜,到現在的大棚韭菜,農業技術升級了,她的錢袋子也更加飽滿了。
“春節前,我就開始搭建韭菜棚,辛苦了1個多月,韭菜長勢非常好。因為是大棚韭菜,可以早上市近1個月。這一茬韭菜每棚能產出2000多斤,每天都有批發商找我,韭菜供不應求?!笨粗慌锱锞G油油的韭菜,黎燕笑得合不攏嘴。
支部帶動黨員,黨員帶動農戶,趙渠村在多年的實踐和探索中,開辟了一條“強農帶農富農”的新路子?!啊w渠牌’韭菜已經從十幾年前的區域種植,發展成為如今峽口鎮的一大名產?!睄{口鎮人大主席馬立忠說,“鞋子合不合適,只有腳知道。產業發展的路子不是一成不變的,需要我們在探索中不斷開拓思路、因地制宜。今后,我們將繼續打造‘一村一品’,發揮名特優作物優勢,克服少地的先天劣勢,扎實走好產業振興、強農富民的每一步?!保?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楷體, 楷體_GB2312, SimKai;">記者 馬一萍)